【正见网2015年12月02日】
时间是什么?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只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幻觉吗?为什么时间总是朝向未来流动?时间有起点和终点吗?通过本片您将找到正确答案。
现在是什么时间?这样的问题可能每个人都能回答。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日与夜、光与阴的交汇,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对时间很熟悉。可是如果将问题变一下,时间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茫然。
自古以来,人们发明了各种方法来度量和计算时间。从铜壶滴漏计时,日晷,浑天仪,到机械钟和石英钟,对时间的测量精度越来越高。国际度量衡大会定义用铯原子的振动频率来度量时间,因此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协会的铯原子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计时工具,一亿年的可能误差只有一秒钟。可是无论怎样提高了对时间的测量精度,并没有触及到时间的本质。即使全世界的钟表都停止了运行,时间依然一刻不停地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如流水,时间永无止境地流淌,片刻飞逝。而且时间的流动似乎总是朝着同一个方向,朝向未来,不能被暂停,也不能被逆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就是对时间的流易和不可逆性的无奈写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古人的教诲仿佛仍在耳畔,我们将时间挂在墙上,戴在手上。我们按照时间计划着我们的每一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似乎时间控制着一切。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呢?科学家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关于时间的任何一个方面,我们都没有完全理解。
对于牛顿来说,时间是宇宙的一种永恒不变的性质。时间总是以同样的速度流淌,并且不被任何事物而改变。牛顿对于时间的描述很符合人们的体验和直觉,然而爱因斯坦却指出这种描述并不正确。爱因斯坦发现时间会以不同的速率运动,也就是说没有所谓的宇宙标准时间,宇宙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时间。具体来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每个人的时间都以不同的速率运行。爱因斯坦的发现彻底粉碎了牛顿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也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时间的直觉认知。
爱因斯坦所发现的,是在空间的移动和时间的流逝之间有一种极为微妙而又深远的联系。简单点讲,空间的移动增加,时间的流逝就会减少。这个发现表明,时间的运转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只是这种差别在日常生活中微乎其微,以至觉察不到。可是对广泛运用的全球定位系统来说却有着真实的影响。由于这套系统所使用的卫星运行速度非常高,所以定位系统必须考虑高速移动对时间的影响,否则系统将会很快积累误差。时间膨胀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某些疯狂的数学家的臆想。
不仅仅移动可以使时间膨胀,爱因斯坦还发现重力也可以使时间减慢。爱因斯坦将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构建了四维时空世界,他发现,具有巨大质量的物体可以很大程度上使时空扭曲,这种扭曲不仅作用于空间,也作用于时间。由于这种时空扭曲,住在30层大楼的底层和顶层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底层的时间会慢一些,尽管这种时间差很小,但是仍然是可以测量到的。
在爱因斯坦所构建的四维时空世界中,每个移动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时间或“此刻”。如果将宇宙中每一个瞬间所有发生的事情全都拍摄下来而组合成一个快照合集,由于不同移动个体有着不同的时间或“此刻”,你会发现,在这个快照合集中,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已经同时存在。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区别,这只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幻觉。”在《时间的终结》一书中则干脆认为时间本身并不存在,时间的流动感来自于我们的心智处理这些快照合集。
时间的每一刻都已经存在了,这正是现代科学家们对时空研究的结果。似乎每个人的努力和决策以至所带来的结果都已经早已定好了,并且早在137亿年前宇宙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定好了。真的是这样吗?难道我们所真实感觉到的时间的流淌,真的只是一个幻觉?
正是基于这种对时间的认识,“时间机器”不再仅仅只是科幻电影的话题,物理学家们正在讨论如何才能进行进入未来或过去的时间之旅。科学家们勾画出了穿越时间的两种可能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充分地利用引力的奇特性质。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越强,时间流逝的越慢。黑洞形成于巨大星体的自身坍缩,并具有巨大的引力。如果能够进行一次到黑洞的1-2小时的短暂旅行,地球上已经几十年过去了,回到地球的时候就进入了地球的未来。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虫洞。虫洞就像一种时空的捷径,可以连接一部分时空到另一部分更早的时空,像一种穿越时间的隧道,只需要进入虫洞便可回到过去。科学家们仍然在讨论这种时间穿越可能带来的悖论,例如会和自己相遇或者是改变历史一类的现象。事实上,时间穿越仍然只是科学幻想,只不过是科学家们做出的科学幻想。
冬霜雨雪,四时更替,我们每天的经历告诉我们时间只是向着未来流淌。为什么时间的流向只是向着未来?会不会倒过来流向过去?物理学定律是用来描述所有事物的数学方程式,在大多数用来描述我们周围所能看见的宇宙的方程中,没有一个是和时间流向联系在一起的。即使时间向前或向后流动,这些方程式都很合理。也就是说,从物理学来看时间是可逆的,而从我们现实中看起来时间是不可逆的。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科学家们利用了玻尔兹曼关系式中对熵的微观统计意义的解释。
熵是测量混乱度或者随机性的指标。玻尔兹曼关系告诉我们,宇宙的所有事物都是自发的从有序的状态变成无序的状态,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时间的流向取决于自然的趋势,去演变为更大的混乱。基于宇宙大爆炸理论,在大爆炸前的一瞬间,即大爆炸的起点是有着很低的熵的有序起源。大爆炸是高度有序的,在所有的现象中,这也许是最有序的。之后发生的一切事情,在慢慢地变得混乱。换句话说,是宇宙大爆炸确定了时间的流向,所有已经发生的事件可能只是受到一种驱使,使其比137亿年前更加的混乱。这是否意味着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可能就是时间的起点,那么时间是否还会有一个终点呢?
基于宇宙仍然在加速膨胀的这一事实,一个理论认为最终黑洞将在宇宙中占支配地位,那时,星系都要消失,只剩下四散的粒子,在宇宙中漂流。在一个一切都衰退的未来,任何事物在某种程度上都变得平滑而没有变化。由于没有变化,对时间的流逝将不会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如果没有事件发生,将很难想象会有时间的存在,甚至不能区别时间是向前或向后的方向。到那时,时间可能将失去它自身的意义,可能也将是时间的终点。
这些就是现代科学对时间的认识。时间的流逝真的只是幻觉吗?过去现在未来真的已经同时存在了吗?时间真的有起点有终点吗?这些认识有多少可信度,时间自己能证明这一切吗?
法轮大法创始人李洪志大师在讲法中对时间的相关论述非常明了,或许能让人找到时间是什么的答案。
“宇宙中从大到小,从无限微观到无限洪观有无数的粒子,而每一个粒子上都有一个独立的时间,每个时间都有长短的差异。而粒子和粒子构成的不同的大小世界它里边有时间,而粒子和无数粒子构成更庞大的天体里边还有时间,同一层次的粒子整个存在的庞大粒子群它还有更庞大的时间。宇宙中的时间多的象宇宙的生命一样无法计量,而且宇宙总体上还有一个总的时间,里边有无数无数的具体在各个空间中起作用的时间,这一切都是为不同空间中的众生存在的方式而造就的。那么有的空间时间很快,有的空间时间就很慢。就包括我刚才讲到的这个空间快慢这句话,从我开始讲到现在,有的空间的时间和我这是同步的,有的空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了,有的空间已经过去了多少万年了,有的空间已经过去多少亿年、多少兆年了,就这么快。因为宇宙太庞大了,里边的粒子无限的微观,无限的洪观,它们都有自己的时间存在。”【4】
从李洪志大师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宇宙中有着无可计量的时间,在宇宙总体上还有一个总的时间,而这个总的时间人类科学却无法触及,因为它不存在于我们这个时空中。在我们的这个时间场中也有着类似之处。地球的周围有一个时间场,这是世间万物的总的时间。根据相对论,当万物都处于静止的时候,他们的时间和这个总的时间一致。然而当他们运动的时候,就有了自己的时间。其实真实的情况远远不是这么简单。由于每个生命的层次不同、境界不同,构成世间万物的分子大小不同、结构不同,都构成了不同的时空间隔,只是现代科学还无法认识。
那么,什么是时间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