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
阅读时间:10分钟
124 次观看
阅读时间:10分钟

孔子问礼于老子后 三日沉默不语 三月闭门不出 最后老子说了一句话

孔子问礼于老子后 三日沉默不语 三月闭门不出 最后老子说了一句话
孔子问礼老子 (网络图片)

【希望之声2022年6月30日】(编辑:徐希微)老子和孔子,是横跨二千多年历史长河的古圣先贤,代表着中国古老思想领域及文化主干形成的精髓部份。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是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化盛事,在《史记》、《吕氏春秋》、《礼记》、《庄子》、《水经注》中都有记载,也是汉画中常见的历史题材,其出土的汉画像石壁画屡见于山东、河南、陕西等地。

孔子,名丘,生于公元前551年的鲁国,年轻时就博学好礼,并且才德显达。老子是楚国人,字聃,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即管理藏书的官员,生卒年不详,为孔子前辈。他们都处于周王朝式微而礼崩乐坏,各诸侯争霸的春秋末期。史料记载,孔子从青年、中年到老年曾多次多地,求教于老子,并尊老子为师。在老子的启悟开示下,逐渐开始闻道,并慨叹,“道”的珍贵以及闻“道”之难,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朝闻道,夕可死矣。”

这里截取几段史料中所记载的,孔子从问礼至问道的历史片段:

一、孔子助葬问礼

丧葬之事,是五礼之一的凶礼。

在周景王十年,也就是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水经注·渭水》记载:“周景王十年,孔子年十七,逐适周见老聃”。《礼记·曾子问》中孔子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堩(‘更’音,指道路),日有食之。”

孔子十七岁时,在鲁国一个叫巷党的地方问礼于老子关于丧礼,并随从老子在巷党助人主办丧事,期间发生日食。老子说:“丘,停灵柩靠路的右边,让送葬人停止哭泣,等待日食过后再进行丧仪。”并说这是“礼”。

孔子很不理解,葬毕返回请教老子:“中途止柩不合周礼,死者不安,柩车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日食这种现象谁也不知要持续多久,应该继续前行为好。”

老子说:“诸侯去朝见天子,都是见日出上路,日落前休息。大夫出使,也是日出而行,日落前找地住宿。送葬也一样,灵柩不可以日出之前出殡。披星赶路的人,只有罪人和奔父母之丧的人。在日食的时候,天黑如夜,怎知天空不出现星星呢,那样岂不成了披星而行了?再说,君子行事依礼,不应该把别人的亲患处于这种不吉利的境地之中。”

孔子问道图、老子 (图片:维基)
孔子问道图、老子 (图片:维基)

二、孔子问古礼。

周敬王二年,是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在周天子都城洛邑(今天的洛阳)。此时,孔子三十三岁,学识已大为长进并小有名气,已有不少人拜他为师。孔子希望了解更多周礼,决定到周问礼。

据《史记》和《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对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博古知今,好道,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

南宫敬叔受命于孔子,随后面见鲁国国君,请求鲁君让他和孔子去周朝学礼,鲁君同意并配给一车两马一仆从。

孔子问老子:“大道在现今难行了,我向当世君主献礼归附,没有接受。”

老子说:“说者和听的人都流于表面辩驳道理,内心想的是另外的东西,如此的二者,则道不可以忘也。”

老子在回答孔子问礼时说:“你所说的礼,其人与骨都已腐朽了,唯独所说的话还在罢了。君子运势到了,则顺势驾车而出做官;时运不到,则像蓬草一样飘转而行,本领再大也无济于事。我听说,真正的富商,深藏财货却像空虚无物的样子;有德君子,外表看起来像愚笨之人。去掉你的骄气和太多的欲念,以及做作的情态神色和好高骛远的志向,这些都无益于你。我可以告诉你的,就这些而已。”

孔子辞行时,老子相送说:“我听说,富贵的人送行给予钱财,仁德的人送行给予善言忠告。我不富不贵,有仁者的虚名,就以仁德之礼送你以言:当今之世,聪慧而深察的人,之所以危及生命,在于喜好讥讽议论他人;博学善辩的人,招祸于身,在于喜欢揭人之短。为人子者,不要以自己为大,为人臣者,不要以己为上。君王言听则可以仕,不用则退而保全,是为人臣之节。”

孔子说:“我一定谨记教诲。”

从周返回鲁国后,众弟子问“先生拜见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对弟子说:见了。

弟子问:老子如何?

孔子说:“鸟,我知其能飞;鱼,我知其能游;兽,我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用网捕获;游者可以用丝线去钓;飞者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能知道了,其可乘风云而上。今日见老子,他就像龙一样高深莫测啊。”

孔子感受到老子的高不可及,谨遵老子教诲,谨言慎行,不妄议他人、不炫耀聪慧博学、保持本份,应时运而变。逐渐的孔子的学说得以传播,弟子增至近三千。

古代尊师-孔子画像(图片:〔唐〕吴道子绘)
古代尊师-孔子画像(图片:〔唐〕吴道子绘)

三、孔子问仁义

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高德大道被抛弃,才会出现倡导仁义来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此间,孔子游走于诸国,推广,复周礼、行仁爱、施仁政。在《庄子•内篇》中有“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对此,老子有下面这段讲述。

老子说:“飞扬的糠屑进入眼睛,会感觉天地四方颠倒异位。蚊虫叮咬,也会通宵不能安睡。仁义扰乱人的本性,对人的惑乱最为惨痛,令人昏愦糊涂。要想天下不丧失其淳朴,就该依顺民风自然而动,一切顺其自然。何必叫卖宣扬仁义,好像敲鼓去寻找逃亡的人一样。”

“白天鹅不需要每天沐浴,而羽毛自然雪白。乌鸦不需要每天用黑色浸染,毛色自然乌黑。乌鸦的黑和天鹅的白都是出于朴素本然,不需要去辩驳;名誉这样身外之物,不值得去张扬。泉水干涸,鱼儿相互依偎在陆上,大口出气来维持一点湿润的相濡以沫,倒不如自由自在的相忘于江湖。”

孔子回来后,三日沉默不语。弟子问:“先生见老子,可做了什么规劝吗?”

孔子说:“我尽然见到了真正的龙!龙,合而成一体,散之成为华章,乘云气而腾跃于阴阳之间。我震惊的大张着口几乎不能呼吸,我又怎能对老子做什么规劝呢?”

四、孔子问至道

《庄子外篇知北游》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

孔子请问老子说:“今日闲适,我冒昧的向您请教至道。”

老子说:“你先斋心,疏通内心,洗涤精神,打破你的那些才智,大道玄妙难以表述啊!我将为你说个大概轮廓。”

“明亮生于昏暗,义理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质产生于精微,万物借助形体诞生。因而,具有九窍的生命是胎生的,具有八窍的生命是卵生的。它的来临没有踪迹,其去处没有边际,不知其门、不知居处,四方通达盛大呀。得此的人,四肢强大,思虑恂达,耳聪目明,其用心思不会感到劳顿,待接事物顺其自然不拘定规。天不得它便不会高远,地不得它不会广大,日月不得它不会运行,万物不得它不能昌盛,这就是道啊!”

“况且博学之人无需智慧,善辩之人无需聪明,圣人因此断弃上述种种做法。就如多而不增加,减少而不增损,是圣人所要守持的东西。深邃的像大海一样,高大的样子呀其终而复始,运送万物而不会缺少什么。那么,所谓君子之道,不过是些皮毛啊!万物承载的都源于它而不会匮乏,这就是道啊!”

“其中孕育有人,不分阴阳,处在大地之间,只不过具备了人的形体,终将返归其本宗本原。从本质上看,人的诞生,是精气的聚合之物,虽然寿命有长短,相差能有多少呢?说起来不过瞬间而已,又何须去区分唐尧和夏桀的是非呢!瓜果自有其生长规律,人类的伦常虽说难以划分,也还可以序齿大小为序。圣人遇上这些事从不违拗,即便自身过往也不会挽留。调整着去顺应,这就是德;无心的去顺应,这就是道;依此才能帝业兴盛,王侯兴起呀。”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罢了。顷刻间蓬勃而生,瞬息见离去结束。自然而然的变化,或许已经展开。在变化中产生,又在变故中死去。生命因此哀叹,人们为之而悲悯。生命解脱天然的束缚,天制落去,纷纶宛转,魂魄将离去,身形也随之而去,这就是最终的回归啊!不形之形,形之不形,这为人们所共识,并非穷究到底,也是人们所共同议论的。得道的人不会去议论,议论的人还没有到达。表面常规是无法获得有价值的认知,巧辩不如静默。道不可闻,闻不若塞,这可以说是大收获。”

孔子和他的弟子
孔子和他的弟子(图片:〔清〕焦秉贞绘孔子圣迹图)

五、孔子闻道

在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已声名远播,但依然没有领悟大道。得知老子已经辞官归居沛地(今江苏沛县),就前往拜见老子。《庄子·天运》中记载: “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老子说:“你来了。我听说你现在是北方的贤者,你领悟道了吗?”

孔子:“还没有得道。”

老子:“你是怎样求道的呢?”

孔子:“我求之于法度,五年未得。”

老子:“那你又是怎样做的呢?”

孔子:“我寻求于阴阳变化,用了十二年时间而未得。”

老子答道:

“是这样的。如果道可以用来晋献,那么人没有不去献给国君的;如果道可以奉送,那么人没有不奉上给双亲的;如果道可以告之于人,那么人没有不告诉自己兄弟的;如果道可以给人,那么没有人不给予子孙的。然而不可以这样的原因,没有别的,因为内在没有对道的认知,则大道不能驻留;外在行事不正,则大道不能推行。由内而发的东西不能为外者所接受,圣人也就不会传授;从外而来的大道,如果受众内心无法领悟,圣人也就不会去怜悯。”

“名声,是天下共用的公器,不能过多的占取。 仁义,如同先王留下的田舍,暂住却不可以久居,否则会遭致困苦,就如同会受到世人责难。”

“古代高德至人,只是取道于仁,借住于义,来悠游于逍遥大道的玄妙虚境,生活在俭朴的田野,立身于无需施予的的园圃。逍遥,就是自在无为也;苟简,就是朴素简单的易于生存;不贷,也就没有耗费。不为形迹所役使,古人称之为神彩本真的遨游。”

“贪图钱财的人,不能让利于人;追求显赫地位的人,不能让名于人;迷恋权柄的人,不能放权于人,这样的人整日战战兢兢惟恐失去。丧失则悲,心中全无鉴识,一味追逐名利权势而不能自省,他们岂不正是在遭受上天惩罚的人。”

“怨恨、恩惠、获取、施予、劝谏、教化、生存、杀戮,这八者,是用来端正人的方法呀。这些方法,唯有无阻碍的顺应自然变化规律的人,才适宜运用。”

“所以说,品行端正的人,能使别人端正。那么内心不认同这些的人,慧悟之门就不会开启。”

五、孔子得道

《庄子•内篇》记载: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熟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

孔子问老子,自己研究六经,以此觐见七十二位国君,论先王之道,阐明周公、召公事迹,没有一位国君采纳,是这些人难以说服?还是道难以阐明呢?

老子说:“真幸运啊,你没有遇上治世的国君!所谓六经是先王的陈迹,岂是陈迹的本原。你今天所谈论的,就像在说足迹。足迹,是鞋子踩出来的,但足迹不是鞋子呀!白鶂(yi)鸟相互注视,眸子不转动而风化孕育。虫,雄鸣于上风,雌虫鸣于下风相应,即可风化孕育。同类各有雌雄,所以能风化而孕。天性不可更易,命运不可变动,时间不可停止,大道不可壅塞。如果得道了,做什么都很畅通;失于道,做什么都行不通。”

这次回去后,孔子三月闭门不出,再去见老子时,说:“我得道了。乌鸦喜鹊孵化而生,鱼儿濡沫而生,蜜蜂自化而生,弟弟出生哥哥会因失爱啼哭。太久了,我没能顺应万物的自然造化,不懂得遵循自然万物任其自化的理,又怎么能教化他人。”

老子说:“好,孔丘得道了。”

孔子之初立足推广人道,与老子的相遇,为他开启了一扇门,在惑而不解的问寻中逐渐接近于道。老子为他几个阶段的解惑、启悟,如涓涓溪流、娓娓道来,二千五百多年以来,教化影响着代代国人。

责任编辑:梁晓忆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