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拜讀大師文,拋棄中共無神論,
修德遵循真善忍,信天信神做好人。
夏木成陰,疊雲吐嶺,魚躍池萍,共賞美景。2024年5月5日 8點9分51秒太陽黃經45度進入立夏節氣。立夏,是夏天最初的萌動,是植物拔節的時令。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夏天的開始,也標誌著自然萬物由「生」到「長」的一個轉折。此時,萬物皆茂盛,煥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
立夏節氣何時開始?相傳黃帝時代的少皞氏「以鳥名官」:青鳥氏司啟(立春、立夏),玄鳥氏司分(春分、秋分),趙伯氏司至(夏至、冬至),丹鳥氏司閉(立秋、立冬)。青鳥是鶬鴳,大抵立春鳴立夏止;玄鳥是燕子,大抵春分來秋分去;趙伯是伯勞,大抵夏至來冬至去;丹鳥是鷩雉,大抵立秋來立冬去。這說明遠古時代就有以候鳥的來去鳴止作為節氣轉換標誌的經驗。
在《呂氏春秋.審時》中也記載了以物候指時的系統經驗,東漢高誘注《呂氏春秋》:「春分後四十六日而立夏。」
先人還把立夏當作一個重要的日子來對待。舊時立夏日又為民間傳統節日,稱「立夏節」、「朱明節」等。古代天子率百官迎夏於南郊,並舉行祭祀炎帝、祝融的儀式。
立夏時節的宗教祭祀活動也很多。一是「浴佛」,佛教的浴佛節又叫「佛誕節」,浴佛就是用香水沐浴佛身。 二是「齋會」(由僧家召集),包括結緣、放生、求子。 三是「拜藥王」,祭拜扁鵲、華佗、孫思邈、李時珍 。 過去還有占卜、賽神等宗教活動。到明代民間始有嘗新風俗,清代更有祭神、饋節、秤人、烹新茶等習俗。
古時天子百官為什麼要祭祀炎帝和祝融呢?因為他倆在火的使用方面功勛卓著,而成為立夏日享祭的「火神」。天子帶領文武百官,一色紅衣、紅馬、紅車、紅旗,來到南郊載歌載舞,祭祀火神赤帝、祝融,這是古代立夏時的一個重要禮俗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相傳遠古時代的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使人們走出了茹毛飲血的荒蠻時代;神農氏教人們控制和運用火,發明了「刀耕火種」,被奉為「炎帝」;重黎因掌火有功,「能光融天下」,被帝嚳命名為「祝融」。
有了火,人類也逐漸出現了燒磚、製陶;懂得了熬藥、烹飪,食物的種類也豐富擴大了;火還有一個非凡的功能:去除雜質,煉出真金。火帶給了人類光明、溫暖,讓人告別了原始社會,開啟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文明。
所以人們說,節氣也是人類在與大自然的融合中修身養性的「法器」,積澱了異常深厚而又豐富的哲學、傳統文化而獲得了特殊的魅力。
今天的《談節說文》第113集,我們一起來聊聊《立夏拜讀大師文,拋棄中共做好人》
古人發明的二十四節氣也給現代人以啟迪,現代人用科技又賦予了人類的嶄新生活。傳統與現代,現代科技與傳統智慧在時代長河中交相輝映,熠熠生輝。
在立夏節氣探索生活之美、人生的真諦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近日,一位前大陸國企高管蔡遠行在拜讀了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大師的《為什麼會有人類》後,一直在思索。他認為文章有很深奧的內涵,需要他不斷地消化。不過讀過此文後,他內心裡感到踏實、有底氣,好像一下子找到了「做好人的依據」。
一、前國企高管讀李大師文章 找到了做好人的依據
這位曾經的中共體制中人士蔡遠行認為,中國大陸之所以出現那麼多「違背天地良心的惡性」事件,都是因為共產黨的統治導致中國人集體道德淪喪。他認為,「真、善、忍」原則就是「道德的依據」,中國人必須建立一個「沒有共產黨的新中國」。
蔡遠行來美國前是一個大型國有企業的高管,還曾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但是在目睹了爺爺、爸爸在共產黨中國戰戰兢兢的生活和母親生病老無所養的醫療體制,以及他28年的公職時間中看到了各種社會黑暗後,他認識到,其原因就是共產黨社會「集體道德的淪喪」。
「我一直在反思為什麼出現那麼多違背天理良心的惡性事件,共產黨不是『偉光正』嗎?發明了無數的理論來迷惑人民群眾,什麼核心價值觀,那些高官誰遵守了?他們讓『跟黨走』,黨說的東西今天說明天就變,它沒有一個標準。」蔡遠行說,「說政治什麼的都提得太高了,我看就是人的基本道德沒有了。」
在讀過李大師的文章後,蔡遠行認為,「真、善、忍」就是人應該遵循的「道德的依據」。
「我覺得(真、善、忍)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對整個社會的道德教育。」他說,「(此文)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是勸善的,他勸那些作惡的人『回頭是岸』,改過後能夠遵循這個原則去做善事;然後對善良的人說『終將有善報』,因為生命只是一個過程,你只有做好人,才能在下一個輪回中輸出好的善果。」
蔡遠行用一句話總結道,看此文後就是感覺「當好人有了依據了」。
他說,中國人一般小時候的教育都是跟父母去信天信神的,但是在後來成長過程中都被共產黨灌輸了無神論,「長大以後就去信共產黨了」。
在認識到中共的本質後,蔡遠行放棄了在大陸「超過當地99%的人」的優越生活,來到美國。他不僅退出了共產黨的所有組織,還參加了法輪功學員紀念「4.25」和平上訪25周年的集會。
「我想來聲援一下,這麼美好的事情人人都有權參加。」他在遊行前對記者說,「我想呼籲所有反共的力量都團結起來,徹底揭露中共;我呼籲我們要建立一個沒有共產黨的新中國。」
二、立夏養生
吃,是二十四節氣繞不開的話題。立夏「嘗新」,不只是為了口舌之饗。飲用混合了新筍、朱櫻、青梅等果品的立夏茶,啟冰、鬥蛋、掛紅蛋、立夏麵等與「吃」相關的習俗,背後都有清心消暑的寄託。
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以後飲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養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維生素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總之立夏之季要養心,為安度酷暑做準備,使身體各臟腑功能正常,以達到「正氣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因此,立夏時節,人們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
江浙一帶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腳筍、五虎丹、三兩半等「吃補食」的飲食風俗;雲南宣威地區則有大門插皂莢枝、紅花以壓崇、圍灰牆腳以避蛇之俗。中國部分少數民族亦有過立夏節的習俗。
三、古代立夏吃冰是貴族專享
古人為了夏日存冰,發明了可以儲藏冰塊的盒子——冰鑒。這種盒子類似於「回」字,銅製的外壁和內壁之間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放蔬果以及冰鎮美酒;箱底有小孔,可以隨時排放冰水和冷氣。這就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冰箱。
冰鑒製作並不複雜,但採集冰和存儲冰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冰塊是身分的象徵,能在夏日享受清新消暑的美食,更是古代達官貴人的專屬特權。
如今,科技發展已經讓「皇家冰鑒」這種奢侈品飛入了尋常百姓家,擁有一台多門冰箱,不僅能隨時享受夏日清涼,更能將冰箱的營養儲鮮與生活美學相配。一款兼具優雅藝術化外觀、精益求精工藝和極致鎖鮮科技的冰箱,將重構人們的廚房秩序美學。
新紀元官方網站:《談節說文》立夏拜讀大師文,拋棄中共做好人(第113集)|#新紀元|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epochweekly.com)
撰稿作者:龐鐘
圖片編輯:陶文
責任編輯:Jord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