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夫兩宋三百餘年,豪傑接踵,忠義如雲,然曷有庶幾乎武穆、文山者歟?二公肝膽光耀天地,風被千載。其所以感泣古今者,非獨以在世之所為,亦以身死之悲壯也。武穆金牌之恨,風波之冤,人莫不扼腕;文山亡國孤臣,就義如歸,人莫不動容。
方宋室垂危,文山捐盡家貲,募兵抗虜。德祐二年,恭帝稱臣降元,南宋至此幾亡。文山志節無改,奉兩孱王,統孤軍,收殘兵,欲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既兵敗見俘,興復無望,猶以拘囚之身,全夷齊之節。雖元君千方誘之降,而其所欲者,惟一死耳。
方其囚於金陵,聞宋宮昭儀王清惠所題〈滿江紅〉。此從恭帝北行途中,題汴京夷山驛壁之詞也。末云:「問嫦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文山以為不妥,遂和韻曰:
燕子樓中,又捱過、幾番秋色。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曲池合,高台滅。人間事,何堪說!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是以美人隱寓丹心忠膽也。張愔亡後,其妾關盼盼獨居燕子樓十餘年,矢志不嫁。文山見囚雖久,而矢志不降。
(圖:Adobe Stock)
凡夫所求,不外乎功名富貴。功名莫勝於倫魁,富貴莫勝於宰相,文山兼得之,足方「乘鸞仙闕」。然是豈文山之所求哉?一朝國破家亡,兵敗身執,「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更難堪者,窗外蕉影,青燈明滅。嗚呼!報國不成,則殉國焉,又不得死,惟獨對青燈爾。
「曲池合,高台滅」謂宋之亡。「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化用後山詩句,曩者後山作〈妾薄命〉以弔恩師曾子固,詩曰「相送南陽阡」,「有淚當徹泉」,旨異而哀同。故國已逝,縱血淚滿襟,難喚其歸。
然文山又云:「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縱世翻覆,此身猶皓月當空,此心永忠於大宋。其詩〈過零丁洋〉曰:「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揚子江〉云:「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志同焉。
文天祥(圖:公有領域)
當是時也,貳臣得意,文山鄙之,遂曰:「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引樂昌公主事以譏貳臣。一旦降元,若菱花鏡缺,不復圓矣。
文山〈滿江紅〉亦有代王昭儀而作者:
試問琵琶,胡沙外怎生風色。最苦是、姚黃一朵,移根仙闕。王母歡闌瓊宴罷,仙人淚滿金盤側。聽行宮、半夜雨淋鈴,聲聲歇。
彩雲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齦血。回首昭陽辭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甌缺。
此亦流自肺腑之言也。二詞俱以哀婉幽約之語,發穿雲裂石之志,要眇宜修,而義概薄天。王靜安謂文山詞「風骨甚高,亦有境界」。此等風骨,惟出於平日之所養,而於生死之際愈明焉。
文山之臨刑也,從容似歸,謂吏卒曰:「吾事畢矣。」南向拜而死。其衣帶中有文曰:「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媿。」嗟夫!讀聖賢書者無算,有文山之所為者幾人歟?其從容之態,豈一朝一夕使然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