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揆(711年—784年),字端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秘书监、赠吏部尚书李成裕的儿子。李揆少聪敏好学,善于属文。唐朝开元末年,考中进士后被调集在京城。当时听人说宣平坊有个王生善于抽签算命,便前去询问自己的前程。
王生每算一卦,收取五百文钱,即使这样,每天前去算卦的人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每天都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即使这样仍然有排不上号的而白跑一趟。李揆当时带着一匹细纱作为见面礼物,很早就赶去了。王生为他起了一卦,然后对李揆说:“您是问您的文章,能选授什么官职吧?从卦中看,您应该得河南道的一个县尉。”
李揆一贯自负才华出众,不应当做这样一个小官,神色显得很不高兴,于是转身就要离开。这时王生又说:“您不要不高兴,几个月以后,您还能当左拾遗,今后的仕途真是不可限量的。”然而,即使王生这样说,李揆仍余怒未消。王生又补充说:“如果和我说的一样,希望您能来一趟。”后来,李揆果然考书判未中,补缺被派到汴州做陈留县尉。这时,才知道王生的话全部应验,于是,李揆又赶到王生那里求教。
李揆来到王生的住处,只见王生从书案下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书信,大约有十几张纸那么厚,交给李揆说:“您官拜左拾遗时,可拆开此信,不然会有灾祸。”李揆收起藏好信后赶往陈留赴任。当时的采访使倪若冰因为李揆有才华,又出身名门望族,留他在府中帮忙。正赶上郡府有事需要向朝廷请示,想找一个和朝中有交往的人,只有李揆更合适,于是就派他去了。
唐玄宗开元中期,各郡府姓李的官员向上呈报文书,都先拜见宗正。当时李璆是宗长。正逢朝廷百官为皇帝上尊号,李揆拜见李璆。李璆早就听说李揆有才华,就请他代为起草三篇上报给皇帝的文书,一篇一篇地向上呈报。唐玄宗见李璆上报的文书非常欣赏,于是召见李璆说:“百官上报的文章,没有能赶上你的。”李璆赶紧磕头谢恩说:“这三篇文章不是我写的,而是我的侄子陈留尉李揆所写的。”皇帝一听,下令召见李揆。当时李揆正寄居在怀远坊姓卢的姑姑家,听说皇帝召见,不敢出来,直到知道皇帝是要选拔重用他,便去见皇帝。
见到唐玄宗皇帝后,玄宗命他去中书省试作文。当时陈黄门出了三个题目:一个是《紫丝盛露囊赋》,一个是《答吐蕃书》,另一个是《代南越献白孔雀表》。李揆自午时做到酉时完成。封好后又请示说:“前两篇没有什么遗漏,后一篇或者还有遗漏和疑问之处,我想写得再详细明白一点。遂允许其拆封,李揆又涂改了八个字,在旁边加了两句注释,然后呈报给皇帝。第二天被授予左拾遗。十天后,他拆开王生给他的信一看,自己写的三篇应试文章都在里面,并且连涂改加注的地方也完全一致。立即驱车赶往宣平坊去见王生,然而王生已不知去向。
天宝十四年(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乱,李揆随玄宗逃到剑南军,被拜中书舍人。乾元初年,李揆兼礼部侍郎。二年三月,肃宗罢了苗晋卿、王玙宰相,改任李揆、兵部侍郎吕𬤇、京兆尹李岘和户部侍郎第五琦为相,任李揆为中书侍郎,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真的和王生说的一样不可限量啊!
王生在留给李揆的书信中说:“您官拜左拾遗时,可拆开此信,不然会有灾祸”。再以后的岁月中,李揆以才能自矜,忌妒贤能,最终在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李揆贬为袁州长史员外置同正员,并公示其罪。
唐德宗李适继位后,李揆为礼部侍郎,复爵。又用为礼部尚书。李揆因有才望,为权相卢杞所恶。让当时已经七十三岁的李揆出使吐蕃。兴元元年(784年)四月,李揆在归途中死于凤州,赠司空,谥恭。
参考文献:
〔唐〕钟辂:《前定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