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 6, 2024
3 mins read
23 views
3 mins read

划龍舟紀念誰?展現什麼深厚文化精神?

划龍舟紀念誰?展現什麼深厚文化精神?

龍舟競渡

【清代 郎世寧《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之《五月競舟》局部。(公有領域)】

龍舟競渡是端午風俗中歷史色彩鮮明的活動,划龍舟紀念誰?展現的深度歷史文化精神為何呢?

端午節划龍舟是歷史悠久的活動,傳承幾千年。划龍舟紀念誰?一般有兩種主要說法,一說是紀念楚國大夫屈原,一是說紀念楚國人伍子胥。先來簡單回顧一下當年的歷史。

划龍舟紀念屈原

相傳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對國家一片忠心熱忱卻受到妒忌同僚的讒言陷害,被聽信讒言的楚襄王流放。去國懷鄉的屈原眼見國家處於多事之秋岌岌不保,然而自己卻不能回國效力,在憂國憂民的沉沉傷痛下,他抱石投入汨羅江,那一天正是端午五月五日。

楚國人不捨一代賢臣屈原投江死去,紛紛划船尋找,想要把他救起,又為了不讓水中的生物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敲鑼打鼓驅散生物。南朝梁的《荆楚歲時記》記載端午日划龍舟競渡起源於拯救屈原:「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楫以拯之。」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這一天,屈原的家鄉一帶楚、吳、越的人們都以划龍舟競渡來紀念屈原。

當時人用輕巧便利的「舸舟」競渡,又稱「飛鳧」。競渡的規模很盛大,官人、知識分子和老百姓都聚集水邊觀賽。

划龍舟紀念伍子胥

另外一個端午節競渡的起源,流傳於吳越一帶,和戰國時代吳國伍子胥有關。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五日)是日競渡……斯又東吳之俗,事在子胥,不關屈平也。」

伍子胥也是楚國人,因父兄均為楚王所殺,伍子胥投奔吳國,助公子光繼位當上了吳王,並攻破楚國之都,報了殺父之仇。吳王闔閭與越王勾踐大戰時,中箭傷重不治,他在死前封伍子胥為相國公,輔佐少主夫差。夫差繼位後大敗越王勾踐,應許了勾踐的請和。但伍子胥認為這將埋下禍端,強力主戰;然而,朝中有收受越王賄賂的奸臣設計陷害伍子胥。伍子胥死前留下遺言:「我死後,將我的眼睛挖出懸掛在京都東門上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聞言大怒,於五月初五將伍子胥屍體投入錢塘江中。後來吳國果然被越王勾踐所滅,人們感於伍子胥之忠義,於每年五月五日他的忌辰在波濤中賽舟競渡紀念他。

從歷史故事中,我們看到了端午龍舟競渡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偉岸的忠義精神,不為亂世之狂瀾波浪所掩沒。